今天是整個 30 天學習計畫的最後一天。
回顧從一開始完全不懂 Dify,到現在能自己設計、整合、調整一個完整的 AI 助理,我覺得自己不只是學了一個工具,而是學會了「如何讓 AI 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」。
我最終版本的 MyAIHelper 已具備以下功能:
• 知識庫問答:能根據我上傳的課業筆記回答技術與醫資相關問題。
• API 串接:可即時查詢天氣或其他資料來源。
• 多輪記憶對話:能記住我之前講過的內容,讓對話更連貫。
• 情緒陪伴模式:能察覺情緒關鍵字,回應溫柔又自然。
• 模擬提醒與日程對話:能記錄指令並模擬回覆,打造互動感。
• 多工具 Agent:能同時使用搜尋、API、知識庫,整合成完整回答。
雖然它還不是完美的成品,但已經可以當作一個「學習型個人助理原型」使用。
從查資料、複習筆記、到日常聊天,它都能陪我完成。
我的收穫
• 實作比理論更重要。很多功能一開始看不懂,只有真的動手試過,才知道背後的邏輯。
• AI 是需要被「教」的。Prompt、資料結構、語氣設定,其實就是在教 AI 怎麼理解我。
•	AI 設計是一種思考訓練。我學會用使用者角度看問題,也開始懂得如何讓技術變得「有溫度」。
心得與展望
這 30 天的練習,讓我從一個使用者變成創造者。
我不只是「在用 AI」,而是「在打造屬於我的 AI」。
未來我想嘗試:
•	把提醒功能真的連上 Google Calendar;
•	讓助理學會自動整理每日重點;
•	甚至設計一個「語音互動版」,讓它成為我生活的學習夥伴。
最後一天的心情有點像結訓。雖然結束了,但我知道這只是開始。我會繼續優化這個系統,讓它越來越懂我,也讓自己在 AI 的路上,變成能夠「創造智能的人」。